這個發家于支付寶后院的盈盈理財,在葉進武看來,是自己十余年金融沉淀的集中爆發。
與錢打了一輩子交道
2005年,已經在會計事務所從事中小企業審計工作四年多的葉進武,遞交了辭呈,放棄高達四十萬的年薪來到杭州尋找新的發展機會。“那時我便看好互聯網支付”篤定的葉進武加入到了成立不足半年、業務尚未全面發展的支付寶。而事實證明,葉進武眼光的獨到。
在支付寶的七年,葉進武歷任財務部總監,商戶事業部副總經理,用戶事業部總經理等職位。經歷支付寶多個大型資金項目,在風險控制、資金監管、財務結算、網絡支付等方面有著較強的實戰經驗。逐漸,“(我)有了要當舵手的想法”,葉進武如是說。
某日,在杭州植物園的高爾夫訓練場上,葉進武與王剛(滴滴出行的創始投資人)兩個人坐在草坪上促膝長談。一番勾勒之后,葉進武決定向金融改革的方向發展。
虧本賣掉阿里股份
“我知道阿里在這年(2013年)八九月份赴美上市,但我還是在四月份就把手里的原始股全賣了。相比持股到上市,這大概虧了60%。”葉進武說到。“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個,我覺得應該把所有的體力和腦力都放在一個產品上,不能給自己留后路。因為我覺得如果我有幾千萬的股票放在身上,我做盈盈理財就不會那么專注,會覺得如果盈盈理財做得不好,我把股票賣了,自己也還能過得很舒服。”葉進武如是說。
2013年6月,支付寶推出余額寶業務,馬云發聲“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向傳統金融“宣戰”,而早在兩月前,瞅準了互聯網金融領域機會并且“不給自己留后路”的葉進武注冊成立盈盈理財。拉上徐慶倫、熊偉等多位原支付寶同事發力互聯網金融,很快便拿下了GGV(紀源資本)千萬美金的融資,成為了互聯網金融領域第一撥“弄潮兒”,事實再次證明,葉進武眼光的獨到。
差異化的科技金融
創業之初,盈盈理財做的是類似余額寶的貨幣基金,憑借著產品的差異化,一年時間就積累了上百萬的理財用戶。但隨著互聯網大佬BAT紛紛入局,移動互聯網金融產品扎堆出現,產品的變革也被提上議程,葉進武說到,“橫向發展會遭到巨頭的秒殺,而我選擇了縱向的發展!”
盈盈理財的差異在于對金融數據的挖掘與產業化金融的深入。
“銀行的理財門檻普遍在5萬元及以上,對于手頭只有零散資金,希望進行小額理財的用戶往往被卡在門檻之外,這個‘痛’點背后一定蘊藏著巨大的商機。”葉進武表示,“在仔細研究了公司的客戶數據后,我們發現,80%以上的用戶都在25~30歲。而他們正好是銀行和現有的機構都沒有服務好的人群”,在盈盈理財上,單個用戶的理財金額大概在一萬元左右,而葉進武搭建的互聯網金融綜合理財平臺每天吸引著多數理財用戶的關注,成立以來用戶迅速覆蓋全國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
同樣,金融的資產市場亦得益于數據科技的驅動,“‘盈盈’更希望在幾個垂直的行業中,深挖研發行業金融產品”,葉進武通過網吧這個垂直行業進行舉例說到,“通過對網吧經營者的金融服務過程,可以深度發掘產業鏈上的機會,而在行業數據積累的價值下,既為用戶嚴格把控風險,同時也為盈盈理財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未來,‘盈盈’也將在醫美、教育等更多細分行業去探索金融機會。
而對于風控最重要的企業征信數據,在最基礎部分盈盈理財就加以保障。目前公司有員工600余人,其中300人從事線下風控,其中大部分是城商行和農商行從事多年小微業務的信貸經理。從小微企業客戶拜訪到信用審查風險評估全都實地調查完成。從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此外還自主研發了小微信貸審批系統,從進件、盡調、審批、復審全部都是流程化、系統化,嚴格按照德國IPC微貸技術制定業務流程。
“我們有專業的互聯網數據開發和風控人員,有自己的內部客戶關系和管理體系,我們的大數據建模系統也是獨有的”。的確,今年盈盈理財獲批成為“2016年杭州市第一批市級高新技術企業”再次用事實證明科技金融口號并非空喊。
發力普惠金融
在今年于杭州舉辦的G20峰會上,《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從全球視野將普惠金融放在了未來社會發展的重要環節。作為共享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普惠金融以其公開、便捷、低門檻等特點備受市場關注,普惠金融業正被加冕為人類社會普遍追求的目標。
盈盈理財定位為老百姓篩選并提供適合投資者需求的不同風險偏好的理財產品信息撮合服務,在融資人、投資人與理財產品發布機構之間提供居間金融信息服務,以幫助各方完成投融資交易信息撮合。
葉進武描述道,“作為移動互聯網的綜合理財平臺,盈盈理財希望既可以幫助工薪階層理財,又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實現工薪階層財富保值增值和小微企業不再受資金困擾的雙贏局面。”